photo

photo

Wednesday, November 12, 2014

设计的思考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商业高层住宅户型的讨论。一个设计大咖画了一个他改进过的户型,觉得这个户型比固定模式的户型要好很多。文章作者将户型发给了许多大公司的设计师看,每个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站在各自的角度,每个设计师的评论都有道理,各自对户型都有自己的思考。而好户型的标准是什么呢?方案和可能性有那么多,为什么设计师却被各种框框限制的死死的,只能互相照抄成功的模式呢?大部分大咖都表达了一个观点,大革新不可取,小创新可以,在框框里变新花样。这让人想到了下围棋,似乎下棋的方法都被前人摸遍了,创新都是一点点的。或者相比传统诗词,好似都被前人写光了,后人已经无法超过前人创造的巅峰了。是不是在房地产市场建筑的游戏花样也被前人都玩光了?是不是建筑设计不存在什么改变世界,颠覆行业之类的情形?建筑设计难道是这么悲哀的一个行业,不允许创意和灵感的进入?

想到艺术,艺术似乎一直在扮演预言家和先行者的角色。当传统艺术走到了尽头的时候,催生出了现代艺术,之后到了现在看不懂的艺术,什么都可以是艺术,甚至艺术就此死亡了。但是艺术不断在转变自己改变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很多都进入了危机。物理学进入了危机,物理理论和科幻小说构思差不多了;艺术走到了大家自己和自己玩的地步。是不是现代社会消解了一切东西的意义?

漫画的困境和建筑的困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漫画也是创意产业,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大漫画杂志为了保证销量,抓住卖钱的漫画不放,发展成拖戏的难看剧情,而漫画的多元创造被扼杀。这是市场的规律决定作品的价值。但即使末位淘汰制再残酷,漫画社还是给了一定的空间做尝试,即使只是2个月或者半个月。但是建筑连尝试的空间也没有,房子是一锤子买卖,没有造个一层先卖卖看试试水,如果销路不好就推掉这么一说;也没有造完了销路不好再找施工队来这里捏捏那里捏捏返工。施工期间还有在修改建筑图纸的情况,当建筑落成了,银行借来的钱砸光了,卖不卖的动就只有听天由命了。在营销策略上也许还有机动空间,但是建筑本身想变个样子已经不可能了,他的户型,空间,外面挂的面板,都已经定下来了;欧式的装饰也不能抠下来换成现代感的铝扣板。所以建筑师的试错空间更小,错误需要在前期的时候解决,而最后的方案则必须是能保证销量带来盈利的。设计就像唐诗一样,诗被写尽了。这个游戏还可以怎么玩?还有没有别的玩法了呢?

在这个框框里讨论,房地产市场需要保证收益,要效果最大化,最好成功的模式拿来使用,过多的分析,调研如果不能转化成效益,又增加开支的话,对房地产商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设计师使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是试错法。如何准确的预知之后的销售情况就是房地产商最关心的,希望建筑师的设计能达到的目标。现在房地产商把这个前期分析的工作交给分析公司来做。分析公司将房地产的收益和建筑面积挂钩,用种种分析预测出成本和利润的最佳关系,得到合理的建筑设计面积。但是卖不卖的动并不是分析公司可以完全分析的。我问了一个自学数据分析的朋友,告诉我房地产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周边楼盘的价格等等分析。开盘以后销量不好的话还有促销的办法,比如降价等等。当然降到一定时候就赔钱了。

最近有一篇文章说大数据也应用在了电影投资上。电影投资商先通过分析公司确定电影的类型,演员等等,然后再根据分析创作电影。我觉得这比分析房地产更难。电影本身就只有娱乐功能,没有也不会死;建筑至少是生活必须品。这样通过大数据分析创作出来的电影可能商业上会成功,但是艺术性在哪里呢?现在超级英雄电影扎堆,国内的抗日神剧扎堆,不都是商业主导创作的结果吗?

建筑师的任务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保证产品的吸引力。建筑作为商品可以用符号学的方法解读,有功能的一面和意义的一面,功能和意义在建筑中经常是混杂在一起的,这是分析公司无法分析的方面,靠的是建筑师的经验和直觉。这也是建筑师所提供的服务。直觉并不代表能正确预测结果,所以设计师只能用更保险的方法,复制成功的案例,确保结果不出差错。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建筑师做出更好的决定呢?什么样的调研方法才是有效的调研?

我想各种数据分析应该作为决策的参考,而不是代替决策。这就是设计师,导演在做的事情,在创作和市场之间寻求平衡,在盈利需求和受众需求之间寻求平衡,作为意义表达的中介,成为他们沟通的桥梁。在冷酷的数据分析中得出智慧,给数据附加意义,而不是让数据代替思考。无论是服装,漫画,电影,建筑,产品,他们的设计者和创作者都在干着中介的工作。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space agency。有空我应该读一下。

其中一个大咖说,他觉得户型应该满足多种人的需求,增加储藏空间。刚好网上同学评价,不管怎么设计,客人还是会不满意,还是要重新弄。原来这就是室内设计的生存空间。建筑师更多的是需要对开发商的投资负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空间设计得开放性大一点,可塑性强会比较好。密斯凡德罗当时想到了这个,设计出了黑石碑建筑,成了意义的黑洞。

由火影忍者引发对日本漫画行业的评论

因为火影忍者完结,我去看了一系列粉丝对火影忍者的评论,评价褒贬不一。其中粉丝坚定地维护火影忍者的价值,声称创意独特,内涵深厚。有粉丝认为不到30岁是看不懂火影忍者的。另一种态度是认为火影忍者也是一部拖剧情之作,后半段开始故事打斗成分过多,主线不断补完,梗也偏老,能有个结局就很不错了。还有一部分读者表示之前很吸引人,后期乏力,逐渐放弃追了。不过最后一画的放出网友普遍还是表示感动。另外很奇怪的一点是在日本台湾大家对火影完结表示很开心,有生之年终于可以看到完结。而相反大陆的读者大部分表示失落,希望火影永不完结。

这些评论引出了《少年jump》对作品质量管理的思考。 最近看了很多文章关于《少年jump》斩腰和投票制度的批评,很多人为一些优秀的作品被斩腰抱不平,而长命的漫画都或多或少有拖剧情故事越讲越无新意的问题。

在这里讲一下我对火影忍者读后感想。我在火影村鸣人战培恩的时候放弃火影,一查已经是2008年的事情了(那时候刚和前女友分手,原来是同时放弃的。。。。囧)。今年出完我花了3天时间就把将近400话扫了一遍。中间战斗场景我基本上是跳过去的,到了回忆部分我才会放慢速度看一看。中间有几个泪点,如鸣人父母啊,一些人的回忆啊,比较煽情。到了后期火影也基本形成一个程式形的剧情,大概是:鸣人升级,打怪,敌人升级,出现牛人/剧情补充,鸣人再次升级,成功阻止敌人/开嘴遁教育敌人,敌人再升级。网上说死神的鬼打墙严重,剧情陷入循环,我觉得火影的剧情模式也差不多,只是火影的循环圈是三元的,每次敌人取得优势后,岸本会抛出新的设定,用回忆或者死人的叙述对背景补完,鸣人获得新的能力。故事起码世界观在扩展,是循环向上的,有些人说这算烂得比较有创意的。同时鸣人的嘴遁技术也在煽情上有所加分。煽情也摆脱不了敌人背后都有悲惨的过去,有种大家其实都是好人的感觉。鸣人总是能用他的嘴遁化解敌人,而鸣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牛逼的道理,就是靠爱与和平。最终把邪恶的原因推给了原罪和宿命论。

之前看到评论吐槽鬼眼狂刀的模式,谁朋友多谁牛逼,主角性格没什么特别但是大家偏偏愿意跟着他走。这些老梗可能是少年漫画的通病吧。

可是三大民工漫画被jump捧到现在,因为这样的打怪升级模式有市场。其实最初这些漫画都有非常好的设定和故事。而当漫画被逼着往长里拖的时候就陷入到打怪升级的模式里了。大家都承认火影忍者最初的故事是非常吸引人的。我也是因为看了最初的火影忍者才开始喜欢这套漫画。最初的再不斩略微有些煽情过度,但是还是感觉挺感人。中忍考试的故事我觉得是最棒的,也是让我痴迷的部分。第一场考试搜集情报的设定就非常有趣,后面的对决有鹿丸的策略有小李的激情也有鸣人的出乎意料,每个人的设定都很有特色。最初我是很喜欢小李,牙和鹿丸这些角色的。虽然火影的斗志情节也不是很耐推敲,但是作者的用心设定让故事变得出乎意料,很有意思。这种精心设定,不靠大招而靠智慧运用技能的情节到后期几乎没有了,这也是让故事变难看的很大原因。到了第二部开始,佐助变成复仇天使,鸣人开始找老婆以后,故事就开始不对了。宇智波鼬和佐助的对战开始大招就不断放出来,鼬莫名奇妙得被洗白后,佐助变得耳根子很软,开始变得很傲娇,而战斗也开始进入不靠智慧而是靠技能升级得方式。猪鹿蝶之后就没有出现什么很有智慧的计谋了。

先写到这里。




Saturday, November 8, 2014

情男欲女水乳溶,天涯相隔相思愁。日思夜想花瓣干,闺房愁卧盼铃响。手机无音心起疑,坐立不安堵脾气。忽然铃响音讯来,花瓣湿润胸摇摆。低头装嗔不作声,苦苦道歉终满意。百年好合成双对,早生贵子香火传。

Friday, November 7, 2014

对火影忍者,漫画产业的一些符号学思考

火影忍者完结了。我已经将近3年没有更新火影忍者的进度了,也没有力气去补回进度。之前的故事都是大概扫过的,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放弃了补上进度,直接看了最后一话。
      结果最后一话的大团圆式结局让我感动,同时我又觉得这个漫画的结束其实早就不是作者所控制的了,是许多因素综合而成,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补完读者的心理图形的,给读者一个完整的结局。这个结局,和七龙珠最后一话,灌篮高手的十日后,作用是一样的,完满的结局让读者获得一种满足感。我也从结局中获得了满足感,即使他的养分并没有多少。许多同人在之前都出过了自己的结局。我相信作者本人也大量参考过读者的建议,最后形成了这个结局。所以在这样长期连载的漫画中,读者也慢慢参与到了漫画的创作中。少年jump一直有读者调查的传统,统计的角色人气数据会强烈影响作者的创作,角色的戏份,故事情节也会多少收到影响。现在因为网络,同人本大家都能看到,读者参与创作的力量变得更强,对作者的影响更大。相比一次写完的小说,作者有充分的自主权,结局的面貌就大不一样,可能性也更多,大团圆式的结局不是唯一的选项。想想小说活着,白鹿原等悲情让人读完堵着慌的结局,哈利波特,犬夜叉这些结局就完整多了,也反应了大多数读者的期望。灌篮高手,幽游白书这些不完整的结局,多是因为作者和出版社的冲突,让作者根据自己的意志强行完结造成的。而悲剧结局的故事更是比较少了,很少作者会选择。

我在网上快速跟进了下剧情,又从692话鸣人和佐助最后的决斗开始看起。虽然又很多陌生角色,但是很惊讶的发现很多人物的性格几乎和最开始的设定一样。如小樱的性格设定,几乎和130话的时候的设定是一样的。她爱着佐助,希望她的爱得到佐助的回应,佐助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给她回应,因为爱不是佐助的第一考量。

相比佐助和鸣人的世界观是有所发展的,经过15年的创作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在前期的时候只是有所显示,最后被归纳出他们的世界观。在130话的时候佐助的第一考量是找哥哥寻仇,在692话的时候佐助的第一位是革命,而后面两话揭示了革命的真正意义。佐助作为审判者和执行者,把忍者世界里的黑暗,坏人,或者人心里的阴暗找出来,用血的洗礼,消灭坏人,净化不纯洁的人,自己背上黑锅。所以说革命革的是野心家,阴谋家的命,革的是人性的恶的命,是一场通过血和杀戮的心灵治疗,用恶来净化恶,达到心灵的纯洁。佐助接过神的使者的职责,来审判忍者们的原罪。不知道这是否能真的叫做革命。就佐助自己的心路历程来言,整个故事佐助是在报复人类。人的恶将他沾染成恶人,他用自己的恶来净化他人。相比鸣人展现出人的善的一面,执着,友谊,义气,希望用善来感化恶。比较起来鸣人的性格和樱木花道这样的主角非常相似,但是一直可以给人带来简单的感动。这种励志符号一直对我产生作用,引起强烈的共鸣。

这两个路线从最开始就有所展示,一直发展到现在,相比佐助的观点逐渐成熟,鸣人的世界观变化不大。整个故事人物的世界观发展相比情节的发展要小太多了,这就是为什么3年未跟再看依然觉得变化不大的感觉。故事中情节不断增加,人物增加,但是基本的矛盾冲突始终没有变化。这样的世界观是符号化的世界观,也是这样符号化的人物性格在吸引着读者。同时漫画中的符号通常容易解读,修辞方式比较简单。他的形象重于本身的意义。比如人物造型,传达出了性格特点,这些都是特定的符号。如开朗性格的鸣人形象与阴沉佐助的形象,机智的鹿丸的形象,一目了然。这是图像符号的优势,让人容易接受。相比小樱人气不旺的原因也和她人物形象没有特色,人物性格定位模糊有关。钢手的形象比较突出,也受到大家的认可。女性人物形象设定可以参考桂正和,纯情房东俏房客等等,相比岸本的女性人物设定水平要差好多,这和画风画技很有关系。

但是这样的冒险历程故事却一直吸引着读者年复一年跟着漫画。漫画因为本身媒体的性质故事发展慢,本来不复杂的故事却被延续很多年。相比小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已经可以完成不知多少复杂的故事了。从符号学来说语言的意义储存和表达能力比图像强很多倍,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相比火影忍者带来的价值,同样水平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就小多了。火影忍者的漫画带动了杂志,同时书店出版单行本,还有动画平台,游戏平台,多种中介连结一起,让它的价值和周围的产业链非常庞大。用符号学来说火影忍者作为文本,渠道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大于内容本身。本身的意义并不深,但是它拥有多种渠道,和观众持续的沟通。每月的更新虽然内容很少,但是保持了渠道,使它的价值最终放大到这样的程度。

我个人放弃跟火影的原因是我渐渐发现火影的故事千篇一律,重复自己,慢慢我失去了兴趣。这就是因为文本的意义不如占领渠道来得重要。换句话说,火影忍者始终保持着自己故事的设定,始终在吸引特定的人群,大多是青少年。等读者年龄大了会因为惯性消费始终是潜在的读者群。像我这样的读者阅读时间已经大幅减少,但是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关注度。我并不是动画和游戏的消费者,这些消费更多的是比我年轻的群体。而漫画的设定始终是针对他们的。我想如果火影忍者的世界观跟着适应我们这批读者,不断成熟的话,价值缩减的会更多。

这就有个问题,作品需不需要不断的深化自己?主角的成长到底应该成长到什么程度?对比欧美的漫画,因为每个角色的年份比日漫还要长,中间经历的变化更大。蝙蝠侠经历了70年,从开始的侦探搞笑到后面的心理层面的解构英雄,定位,深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因为不同时期适应不同读者的审美,和文化的氛围。而另一些编年史类的漫画,讲述人物的一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人物命运,性格变化会很大。如五星物语里的几个fatima,刺客信条里234的主角,冰与火系列,这些故事能体验人物一生同样也很吸引人。传记式的故事还有剑豪生死斗,浪客剑心。

有些漫画转型巨大,如暗黑之破坏神,之前的故事和之后的故事差别很大,这种转变给我惊喜的感觉,虽然非常突兀。这种转变的风险是很大的。同样还有jojo系列,当然jojo把故事分出了小段,在适当的时候完结一个部分开启新的部分,不会感觉变化过大。

手冢治虫的几步漫画非常经典,同时故事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三个希特勒完整讲述了角色在很长时间里的命运,人物的性格,观点也发生很大变化。同样的还有佛陀,境界不断在提升。这种传记式的故事我认为非常棒。火鸟这个故事讲的非常飘逸,各个时期包罗万象,我同样也很喜欢。



Wednesday, November 5, 2014

符号学的应用机会

1.建筑符号学:
在史蒂芬,霍尔的努力下,现象学已经成了建筑的基本哲学。而符号学和文丘里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事实上对建筑意义的解读并不是很好,也并没有帮助提高建筑设计的方法。今天看到一个博客讲建筑符号学,相当失望。它的符号学就是把建筑按形式分类。符号学重要的是解读符号的意义和意义的来源,光是符号的类型学分类是不够的。

同时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和决策通常是由统计学原理和工程师进行。实际上数据的解读和破译需要符号学的解读。用科学原理建立的统计学运用于商业就会造成机械化僵化。比如现在电影公司跟着票房走,按单一的数据量度来进行决策,这是很不全面的。符号的解读与很多因素有关系,而不是单一的数据。大数据的解读需要统计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才能真正解读意义,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话说真的有人在研究这两者的结合。

符号学中介

叙述性中介:
呈现性中介:后果未定,
心灵性中介:白日梦

现代电子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中介间的转换。

混合中介,其中一定有一个主中介
科学符号追求准确性,艺术符号要摆脱载体:
通感:五官相通。语言可以跨渠道,语相的二级表现。六根互用,超越感觉的感觉,
出位之思:一种艺术题材总想达到别的题材的作用
唯美主义诗人追求音乐效果,部分摆脱自身局限。各个题材都在追求音乐效果,音乐没有形式和内容之分。如何用形式本身代替内容。大部分美妙的音乐
题材是文化规定性
题材最大作用是告诉读者如何解读文本

非文学符号如何解读?

广告:1真实性,2区分3.相关性:和生活欲望相连

文本:
先文本
引文本
副文本
超文本
后文本

文本兼性:
生产引文本:符号产生时产生作用的文本
解释性文本:逆时间影响


符号占用渠道,产生快乐,符号本身缺乏意义


组合和聚合
刺点:突然间纵聚合扩大
当代文化的分析:经典,增加民族凝聚力。经典会重读,更新

窄幅文化:传统文化,缺少选择的文化
适当宽幅文化:寻找意见领袖
超宽幅文化:缺少意见领袖,跟着广告和价格走

Tuesday, November 4, 2014

符号学

一:在场与不在场
记得马丁在上学期说过,建筑的意义并不重要,人有能力(或者说需要)给东西加上意义。所以在建筑设计中音乐的意象并不需要用什么设计表示出来,人们会自己寻找到音乐的意象。建筑师只需要创造空间就可以了。从符号学来说,建筑空间的确是符号,目的是展现意义,如果建筑没有意义的话只有功能那就不是设计了。设计本来就是给人造物赋予附加值的意义。作为建筑师,建筑的解释权在我们手里。但是我们是如何用建筑作为符号将我们的信息传达给观众的呢?符号的意义是可以控制或者充分解释的?

思考问题:
20世纪初的小说都把中国人描写成东亚病夫。中国人真的是病夫吗?东亚病夫是中国人自我审视的工具。每当中国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中国人被形容体格健壮。三面红旗下中国人没有一个病人。问题:真相在讲述的内容当中还是在讲述当中?文学艺术是不是表现真相?

要让人唤起病人的意义,主要是为了传达意义,表达作者的意图。意义不在场。需要唤起别人的注意。







二:任意性与根据性
1。任意性:
因为意指和能指系统造成系统的封闭性,机械性,产生了无噪音论,有机论,有一定问题。

结构主义:深层结构(confidence)控制浅层结构(performence),结构主义就是符号学、

共时:在同一个系统中都是共时的,需要在时间中展开并不是必要条件。对服装来说一年都是一个系统,在一年中所有的符号都是共时的。历时:不同系统中就是历时的

第三特点:结构可以自己调整;各种结构内部转换不会跃出结构的边界。

有机论:一个结构是个有机体,动一个部分改变结构就改变了。(完美)


具有美学意义(符号发送)和被具有美学意义(符号接受)

在符号生产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符号无意义。片面性原理:接收者不作用的部分造成符号无意义。(对接受者来说没有一个系统是完美无噪音的)
现代艺术就是有意加入噪音,自动破坏有机性。油画露出笔触,戏剧的突破第四块屏,把艺术排除噪音的过程拿出来给大家,使叙述变得自然。

要求符号自然化。现代艺术要求符号符号化。






2。任意性的对立面是根据性(motivation)
索绪尔:语言中有根据性的词:
象声词,
复合词:对对象的模仿,越长的词意义越多,有结构上的相似性。
语言主要靠任意,武断。


  1. 1:icon:像似符号,图像,有根据性的,iconicity:外形相似所以可以代替另一个。艺术在不断依靠icon。有透明性(transparency),不需要解释的能力。直接指向它的对象,不需要中间加以解释。苏黎士大学有专门研究像示问题的学院。


像似符号的问题:
1.是模仿对象还是创造对象?麒麟,凤凰。是艺术模仿生活还是生活模仿艺术?现在生活开始模仿艺术。景点,建筑,创造了吸引人的东西。
2.分级:image,比较直接。图表,diagramic icon/constructional icon:包括复合词。比喻像示:左右,上下,所有仪式性的东西都有比喻的源头,鞠躬,握手
3.像似程度:分享某种形式,只需要部分像似,不需要全部相似。两个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中国人两种形象化思维:1.象鼻山模式:格式塔效应,桂林山水,从形状上类比。2.太湖石模式:抽象模式


  1. 2.index:indexicality,指示符号,标志,有根据性的
有逻辑关系,将观众注意力引到符号上。

像示符号不能和对象完全结合在一起,经常和知识符号结合在一起。
收集者一般对收集物的全体感兴趣,收集物本身是指示符号,指向对象。将这个关系被忘记了就成了恋物癖,对对象本身渐渐不感兴趣了,反而对对象感兴趣。日本人的寿司,对吃寿司并不重视而对精益求精的制作过程更加执着。无性交的性爱,对调情行为色情氛围的重视超过了做爱本身,最后甚至连真正的做爱也不需要了。传统日本建筑工艺,对工艺的关注超过了对建筑本身的关注。

指示符号本身有秩序,它以自己的秩序给对象以秩序。
把自己放到关系之中。
经纬度是指示符号,严格规定了秩序。
秩序不是自己出现的,是指示符号给予的。
镜头的剪辑比镜头本身更具有意义

索绪尔:语言有再度根据性:相对的根据性
1.词形的根据性:high,higher, highest
2.延伸词和原词有一定关系
3.语义根据性:synmatic motivation整个文学的基础。在没有根据的符号上构筑根据。
Verbal icon:第二度根据,建立在词语之上。人名很少有根据性,进入文本后就有了根据性了,比如项羽在文本中就指向英雄的形象。不断的引用不断增加根据性。文本和别人用的多根据性越高。

根据性还可以降低:突然把无关的意象拉进来。


某些词超越根据性:没有意思的词

会意字:可以猜出意思,非规约
形声字:表示语音,猜不出意思,规约的
中文:非规约的,规约越来越多。半规约。非逻各斯中心
新造字:用会意字。网络造字:会意字,不管声音。

symbol:抽象符号,象征,无根据性的

思考:
交感巫术:安慰片,像示符号取得真实效果
心理测验:把性格变成像示符号,星相,烟花。把像示问题变成因果问题
风水:像示符号和指示符号结合
指示符号消失了对象也就消失了










四。符号表意的分析
符号表意的方法
索绪尔:两分 diatic
1.能指:声音或形象/感知

2.所指:概念/idea,社会集体留下的概念


有能指才有所指:
双重分节:分开了能指就分开了所指。政治活动,区分了人群(反对和支持) 就可以进行政治活动

靠能指分节来分所指。
所有分开以后包括了全部。分章节后各章不能互相重叠
jie节最大的特点是互相区分,改变了区分关系,分节是认为的,背后是社会文化原因。分节方法后有意识形态。中国的表哥堂哥,外国的cusin

同一个连续体有不同分节方法。分节没有什么道理
每次行动都有一重身份,每次划分就把社会有一次划分



皮尔斯:两分是封闭的,三分是无限继续的,开放体系

1.representetor:再现体,可感知部分,相当于能指,“树的画”
能指优势符号:艺术的,文化的
可以独自形成一套价值
骗局和谎言是符号最大的特征:
文化中的能指可以有自己的意义,把所指抛在一边:留发不留头,清末以后辫子成了中国的特征。

能指可以制造真相。现实幻觉和能指制造真相有关。电影,
避讳表示能指相当重要,并不光指向所指,在文化中能指超过真相。

2.Object:对象,符号所指的东西,“树”
问题:到底是客体还是对象?
客体:客观存在的物体
对象:行为和感情的对象,符号学主要研究的解释

3.Interpretate:解释项,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再现体,可以有自己新的解释项,可以如此延续下去。idea give to the object.符号的意义,“树给我们的思想”

无限延伸:
符号的设计者可以设计符号解释延伸的某一点。
从一开始就分叉了,可以有很多中解释方法


与佛教:量论因名学类似。能量,所量,量果

新的逻辑:abduction,试推法,提出假设,试试可不可以。双向思考,逆推法。得出的结果是感性的,不是确实的结果。

试错法,我错故我在。犯错-纠正错误。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学习过程。

试推法与五种诠释循环异曲同工:
部分与整体
属类与作品
历史语境与当下语境
前理解与理解:
信仰与理解:
永远没有正解,永远往下发展,互动

个别图token和类别图type
符号每次出现都是一个个别图
 理解的办法,归纳成一个类型
synsign完全一样,之间是副本关系

所有的符号都是类型吗?
echo《符号学语言哲学》
符号的7条
1.前件经常现在宾客之前,后件也在
2.前件产生后可能无后件,潜在符号
3.符号可以撒谎,前件无需后件作为必要原因,只是假定有后件
4.前件可以不与某一事态相连,而与一般内容相连,前件只是传达一个可能的后件类
5.符号本身是非物质的,是两个命题间的蕴含关系,前件和后件相连的法则是两个命题间的隐含关系。符号的意义必定是个类型
6.上一条的关系让符号必定独立于介质。载体必定是符号。照片的内容是符号,照片本身是介质
7.表达的内容可以被解释

456条归结起来就是类型学。符号能被解释是因为能归结成类型

个别性能不能成为对象?或者解释项?
书籍,手抄本时代每本都是独特的;刻本时代,每一版都不一样;现代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一个类型。

符号是个别还是类型取决于解释者如何解释。
商品社会:富豪希望买个别性的东西。当代的个别性降低,女性类型化越来越严重,让女性主义者深恶痛绝,女人往类型化靠,自动取消个别性。

个别还是类型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所有符号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性:显现的,先符号。还未表意,意图
第二性:可表意,还未解释,符号
第三性:可解释,文本

类型论:保持个别性可能吗?艺术符号,人格符号,可以看到保持个别性的例子。

思考题:
电影分级:电影可能分级吗?分级了就可以拍黄片。给黄片一个级就是给他一个能指,就存在这个概念。

字谜:利用能指,在能指的形式上做文章
字形笑话:能指和所指一起作用







Wednesday, October 8, 2014

最近的状态

从启文离开的21号到今天8号,我都没有好好进入过状态,处于停工放纵自己的状态。不断沉浸在A片之中,对性的欲望是如此之强,似乎无法自拔。我内心虽然会非常害怕,但是我发现这似乎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必须承认我有拖延症,这段时间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性了。其余事情我都不像女人的身体那样唤起我的注意。这段时期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没有任何人干扰我,打扰我的选择,真正的自由,这种时期似乎从来没有过。我对这种日子的渴求真的是毫无节制。似乎我应该去做一个艺术家。但是这样的日子又能维持多久呢?这种宅男的日子,在家无忧无虑,他对我的确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不可能一直这样,我终究会面对压力,面对生存的困境。 我爱启文,我也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我愿意为了和她在一起付出其他的东西。

我做事情始终是要找到自己内在的动力,任何外在的压力带给我的都是一种难受的感觉。当我有内在动力驱动的时候,我才能摆脱压力,高高兴兴的去做一件事情。当我面对压力的时候,我还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它。我不是一个会跟着计划走的人,我会因为兴趣打乱自己的计划。如果我始终能给自己一个动力,让我开心地去完成这些事情,我才能把自己安排好。

有时候听听音乐,看看八卦,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和亲爱的人的聊天,都能让我心情放松下来,我有时候也只有通过这些办法,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去做我该做的事情。我需要在无聊的事情里寻找兴奋点。当一件事情找不到兴奋点的时候,我会非常不愿意去做。但是当我在咖啡馆这样专注的环境里,我似乎也可以提高效率。希望我能多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

战争的五个视角-《我们的父辈》后感

greta的视角非常有意思。她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孩,是距离战争最远的。最后丧命的原因是因为政治不正确。战争中,不光是杀戮可以杀人,政府的言论管理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死亡。相比现在的中国,我们常常以为言论自由并不是一件与切身相关的事情,聪明的人选择好正确的站队那么舆论审查是不会轮到他们。而greta的经历让人觉得最没有价值,最莫名其妙,也最与百姓的遭遇相关。一个有明星梦的姑娘,用自己的小聪明和身体天赋达到自己的目的,帮助犹太男友离境,和突击队长上床换来登台机会。这样的聪明姑娘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但是她就因为政治不正确,在酒吧里因为和人赌气,随口说了一句失败主义的话,就莫名其妙被举报,被安全人员审问,被自己的官僚情人坑馅在监狱里关了一年多,每天在牢里等待对自己的最终裁决。终于,她在柏林攻陷前枪毙了。因为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受到牢狱之灾,被枪毙的莫名其妙。她每天在狱中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只是迷茫地等待。最终行刑的人来了,她也是如此的迷茫。这可能就是政治审查的世界中普通人的遭遇。在监狱里像她这样有失败言论的女子不在少数,最后都面临被处理的结局。

战争,不光是对外的战斗,同时也是对内的战斗。战时体制对言论的管控甚于一般时候,整个国家以战争机器运作的时候,保证统一高效是政府极力保证的,普通的公民在这样的制度中也被卷入这个屠杀机器中,命运不再是自己掌控的。政府在洗脑的同时对异见者彻底消灭,消除这些反对声音,这是战争带给普通人的可怕。

哥哥wiliaham和弟弟的视角反应了不同的看待战争的态度。哥哥经历了从相信战争的正义性和荣誉到目睹战争后怀疑一切的意义和国家灌输的正义观。弟弟从一开始的虚无主义,认为战争与自己毫不相干,试图保持自己的选择自由,到关闭自己的人性,成为杀人机器。我不认为弟弟是现实主义,他是一种更深的虚无主义,他认为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意义的,自己的责任也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麻痹了自己,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自己的行为剥离开了,他执行任务,只是为了活下去,而不是为了任何意义,他也从不寻找意义。弟弟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抽离开,他的战斗似乎和他没有关系,只是不经思考的行动,他就这样等待战争的结束。在麻痹自己的过程中,他也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杀人机器了,虽然不是他所愿意的,但是是不由自主的,最后他选择死亡来结束改变后的自己,也许他自己也意识到这样的自己他也无法接受了吧。相比他的死则点醒了一些被洗脑的少年,他用死教会了他们战争,牺牲的无意义,至少他的终点是有意义的。相比哥哥的传统对战争的认识历程,弟弟的认识过程则是更有意思的视角。这是清醒但是躲不过宿命的悲哀。

这本电影主要关于德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罪人,给他们下定义判罪的时候,他们在想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不同于我们看德国人的罪行的鲜明态度,当时的德国人在自己没意识到的时候都成了罪人。他们在想自己身上的罪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把罪行推给纳粹和希特勒是简单的,但是真正自己身上的罪是什么,如何避免这样的罪重演却没有那么容易。纳粹和希特勒曾经给德国人带来希望,带来强国梦,而这个罪就是随着强国梦而来的。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为了强国,他们以正义之名把战争带到了别的国家,最后战争又回到了自己身上。曾经给予别人的残垣断壁最后都回到了自己身上。这个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结果似乎是德国人可以看到的结果。相比现在的美国以正义名义在中东发起这些战争,如今机场的严格安检似乎就是美国人得到的报应。10年前打垮的塔利班,基地组织,现在又以更凶猛的伊斯兰国将所有力量结合起来,更来势汹汹地和美国做对,这样的恩怨怎样才能结束?用战争可以结束这一切吗?

我也相信战争是难以避免的,只要人们之间有利益冲突,战争这种解决方式就无法避免。也许人类将来能发明更好的办法解决利益纠纷。从这场大战中人类的确吸取了教训,现在的国家也通常用外交和对话的方式解决利益问题,但是战争的手段永远都保留着。如何破解战争的魔咒?释迦摩尼几千年前思考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结果。我相信只有全人类都拥有很高的文明程度以后,才能学会用沟通来解决问题吧。

如此想到刘慈恩的黑暗森林理论。人类间的猜疑链都如此容易形成,更何况与外星人呢?这样看还是不要急着找外星人比较好吧。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response to article: less is better, Bill Valentine

sustainable design requires a more budget friendly plan dealing with design mission. it means maybe those crazy form will farewell to us. in the future design will be based more on logic than passion, precise calculation will take place in stead of inspirational creation. the creativity will be used not only provide ethetics, comfort, style and other old mission but also balancing the nature sustainability and people needs, being more responsible on material use, emission, and cost.

the goal to hospital is to save more life with less resorse

life cycle desig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ancer center johnson creek.

architects:owp/p

in the design they tried to disturb less of the surrounding site, to keep the forest and hide building in the forest, to follow the natural embankment of the land. but the link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the forest embodied with is the vision connection, means people can only view the forest sense from inside.

I believe that people themselves should also be embraced with the forest. small path should be built that lead people walking into the forest than forbid them walking into it.

the building is creating a environment that people inside will experience the outdoor quality. this is a idea I should study. but the design can do better on how to embrace the nature, making more intimate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sustainable healthcare architecture

designer's objective and mission shift from decorating and beautify living environment into providing healthier living environment. solving the dilemma of saving resources of our planet and affording human living need.

but if the environmental concern is not absorbed into capital thinking, designer has no power to make the change. the first thing for the designer is to use the knowledge to educate their cilent. in any cases designer is only the agent, not the power to change our society. we are the knowledge. how we influent the world?

Wednesday, September 3, 2014

Reading response

与其毁灭,不如改造,充分理解过去,发现有用的东西,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找到平衡,让过去和未来和谐相处
过去,人们在改变生活的方式是改变空间和物质现;在的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创造了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和现实进行信息交换,相互影响,破坏的是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创造新的行为。而物理空间会发生什么呢?现实物理社会成了虚拟空间的入口,辅助,物质担任着联系虚拟时间和真实时间的桥梁作用。

Monday, July 28, 2014

diary, recording my fails and wins of the day

today I fond I did something stupid, again. Gus said never make the same mistake, in that case I am really in big trouble. this morning I logged in my school account trying to find out the classroom of my substitute class. then I realized I didn't drop the previous class- the psychological class. even it dosent make any difference on the tuition but it is rude to the teacher and a embarrancement to myself. I recalled last weeke when I desicded to drop the psychology class and take a substitute, I was thinking of writing to the teacher to see if there was still a chance to pass this class then really  droped it. but later on I put it behind my head.

Now I can feel my memery is getting worse day by day. it is a sad fact, but I need to live with it and really have a solution to prepare for this. I should have the system that record things down. now it is the time to let the note help me, not like the time when i can remember everything.